自打NBA停摆的首日起,好多球迷就在盼着那大幕重新开启。每次听闻有了谈判,我们就开始期望次日能瞅见双方形成一致的消息,可是每一回我们等来的统统都是“谈判破裂”这四个字。究竟啥时候NBA才可以恢复常态呢?身为球迷的我们一回又一回地问自己这个问题,然而没人晓得答案。无数回的失望并未让球迷们抛弃等候,可最近一回我们等来的消息却是双方全然破裂,劳方把资方告到了法庭。
这个消息,使得那些等待好多月的球迷们感到失望了,他们之中,有人在抱怨劳方不愿意妥协,并且觉得少挣一些总归要比不挣要好;还有人在抱怨资方不愿意妥协球迷网,认为给队员一些利益,队员就会替换你们拼死效力。不管怎么讲,NBA本赛季的停摆差不多已然成了不可改变的事实。
在这一场持续时间漫长的谈判里头,球员们把自身薪金所占部分的比重,从百分之五十 七,缩减到了百分之五十三,虽说之后又缩减到了百分之五十二点五,然而这跟劳方内心的预想,也就是百分之四十五,依旧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对于这场谈判究竟谁对谁错,我们没办法去分辨清楚,毕竟这仅仅只是一场围绕自身利益展开的较量。但我们留意到了,在这次停摆事件期间,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个名为“球员工会”的组织,作为劳方的代表,在跟资方展开谈判,而这个组织的老大是湖人队的资深球员费舍尔。
基于共同利益自发组织而成的社会团体,这就是工会的原意,像同一雇主工作的员工,某一产业领域的个人等,这些便是构成共同利益团体类别的群体,而球员工会,顾名思义,是球员们自发组织的社会团体,其成立主要意图在于能跟雇主就工资薪水、工作时限以及工作条件等方面展开谈判,在NBA历史中出现过4次停摆,在这四次停摆期间,球员工会都发挥了核心作用,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才致使球员们不再处于一盘散沙的状态。

对于中国而言,球员工会这一词汇是何等的陌生呀,特别是在已然经历职业化长达18年之久的中国足球领域,此词汇简直是闻所未闻,听都没听说过。何以我们一项已经职业化20年的运动,却不存在一个能够代表球员进行发言的组织呢?为何我们没有一个可为球员谋取福利的组织呢?需明白球员工会并非NBA所独有的特殊情况,在欧洲众多联赛里都有这样的组织存在。其中最为著名即为意甲球员工会,当前其主席乃是曾效力于泰达队的托马西。探究其根本缘由,是源于体制方面的问题。
你运动员凭什么和我谈条件,就是因为举国体制下你是被国家花钱培养起来的。好多俱乐部老板都这么想。但这个逻辑有偷换概念毛病。谁说国家就等俱乐部了?俱乐部花的钱跟国家花钱一样?当然不一样。不管俱乐部控股方是国企还是私企,都代表不了国家。企业投资俱乐部举动不是国家花钱,是某些人在花国家的钱。再者说,倘若要搞职业足球,那就得搞得有模有样些。于国外的俱乐部而言,那些从某支队伍青训营成长起来的球员,是由这个俱乐部耗费了诸多财力、物力才培养起来的。然而,他们依旧会在关键的时刻挺身而出,去为自身谋取利益。
中国的职业联赛,若论长度,真的谈不上长。跟有着百年历史的意甲相较,我们顶多只能算是重孙辈的。然而,我们没必要去走前人已然走过的弯路。期望能尽快看到我们的职业化联赛,拥有属于自己的球员工会,并且工会的主席,并非由足协来指派(文/季婕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