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赛季开始之际,我参考了18-19赛季的相关资料,对比了(简称BBM)榜单上排名前250位球员的详细统计,意图明确哪些指标更具参考意义。(为了阐释何种数据具备参考价值,我们考察了250名NBA运动员)
此刻正值全明星周末的短暂间歇,不妨借助前半赛季的统计资料,考察一下19-20赛季的实际表现是否同早先的设想相符。

(图表为18-19赛季)
在考察过去一个赛季的资料时,那些核心在内线球员的“阻拦”类记录,其出现频率要低于“传到”类数据。
但这个阶段的成绩表明,传中才是这个赛季最有价值的一个统计指标。
能够发现,51至100位选手的场均传中次数仅相当于51至50位选手的百分之六十六点九,而此前赛季这一比例是百分之七十六点五,这或许与球权日益向核心球员集中有关,诸如勒布朗-詹姆斯在洛杉矶,特雷-杨在亚特兰大,以及东契奇在达拉斯等球星主导比赛的状况正在加剧。
挑选在百名开外且擅长封盖的球员相当困难,这或许因为原本具备封盖能力的球员,大多被各自球队安排了更关键的角色,导致他们的排名提升,进而使得百名以后的球员中,能完成封盖动作的比例也随之下降


根据图表信息可以明确感知,本赛季最关键、或者说最难依靠位置靠后球员提升的指标是“助攻”,而得分能力却变得相对稀少,51-100位球员的平均得分仅为1-50位球员的71.3%。
在范特西玩家普遍的看法里,得分一直被视为非常基础的信息,这种观念或许会让人感到意外。
有个方面达到了我的设想水准,就是原先挺关键的细节数据也变得随处可见,诸如过去极具分量的“抢断”记录如今变得不值钱了。
本赛季51至100位球员每场比赛平均能截下0.94次球,而1至50位球员这个数据也仅略高一些,为1.15次;即便是在201至250位这个位置的球员,他们的截球能力依然能达到顶尖50名球员水准的56.5%。

在范特西里,3D球员并不“值钱”
我们经常把三维结合起来谈论,这里的维指防守,在进攻队员中多数时候表示拦截,而和拦截类似,三分数据也是价值不高的统计,几乎每个人都能获得,1到50名和51到100名球员之间的差异不足3%,1到50名和201到250名球员之间的差异也不超过35%
这是整体趋势在数据上的体现,由于比赛氛围促使每位球员都关注远投,三分球不仅数量激增,更演变为基础必备能力,几乎所有人都能完成,且并非核心专长,只是附加优势,因此其相关数据的重要性也随之减弱。
换种说法,3D 锋线在幻想游戏中的地位并不突出,我认为缘由之一是“3D 锋线的普及化”,由于众多队伍都精通迅速调整 3D 锋线的方法,在联盟中寻觅到合适的 3D 锋线并非难事,而且大部分 3D 锋线在比赛中的技能都比较固定,缺乏展现多元数据表现的能力,因此他们成为了幻想游戏中的弱势角色。
通俗地讲就是数量多用途少,好比能力超群的小个子美国后卫在 CBA 是顶尖球员,在 NBA 却是随处可见的普通球员。

工兵型中锋的打法虽然比较固定,不过在前50名的球员当中,有很多都是这种类型的内线球员,像白边、戈贝尔、米切尔-罗宾逊等等,他们比起3D型前锋来说,作用通常更受重视,关键原因在于他们能够创造更多全面的数据,比如这类工兵型中锋,除了能够拿到篮板和盖帽的统计,还有前场篮板和较高的投篮精准度(由于他们位置靠近篮筐),并且出手次数少,因此失误控制也表现得相当出色。
但是 3D 弹射型球员不适用,他们不仅限于远投和抢断,而且远离篮筐的情况也会导致投篮精准度下降——即便贝尔坦斯和邓肯-罗宾逊两位得分能力强且效率高的射手也无法提升投篮的稳定性,尽管他们的三分投射成功率都是顶尖的42%以上,但贝尔坦斯和邓肯-罗宾逊的整体投篮准确率一个43.6%一个45.7%,都低于这250名球员的平均水平。
在排名前五十的选手当中,连一个纯正的三维型选手都寻不到,距离这个类型最近的两个人,其实也和三维型选手有根本性的不同,一位是排名二十六的魔法前锋艾萨克,另一位是排名四十八的凯尔特人选手斯玛特。
他作为顶级防守球员,同时也是联盟中最擅长封盖的选手之一,与其说是防守型球员,不如说他是一位能力超群的六边形选手更为恰当,而斯玛特场均贡献4.7次助攻并伴随1.6次失误的控球后卫特点,就无需过多解释了。
所以,还是那句话——不要屯前锋,更不要屯技能单调的前锋。
多收集中锋后卫还是金科玉律
那么,在游戏中应当着重获取哪些类型选手?先前指出的是要大量选择中锋,尤其是擅长封盖的,因为去年排名前百的球员当中,中锋有四十位之多。今年这个状况是否依然存在呢?
位置分布分析显示,在排名前百的选手中,有43位拥有中锋身份的球员。然而,部分选手能力综合,身兼多种角色,例如贝尔坦斯和考文顿主要作为前锋使用,因此个人估算真正符合中锋定位的选手仅有41人,这个数量相较上一年度有所提升。
因此根据中途阶段的表现来看,挑选优秀中锋依然是一种恰当的打法,并且众多具备策应能力的内线球员,往往能够贡献当前最具分量的“助攻”统计,诸如约基奇、小萨博尼斯、阿德巴约等等

然而,顶尖后卫的数量也在前100名球员中持续上升,去年总共只有38名,今年增加到了48名,如果去掉像英格拉姆这样更适合打前锋的球员,那么实际数字应该是47名。
后卫球员整体水平提升,确实与市场价值增长趋势相符,毕竟协助统计的采集难度有所增加,18-19赛季排名第51至100位球员的平均助攻次数为3.45次,而19-20赛季该数值降至3.19次,因此擅长制造得分机会的核心后卫能够获得更靠前的位置,也就顺理成章。
也就是说,得分和助攻能力突出的后卫同样有价值,这类球员的价值现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例如利拉德,他创造了个人生涯得分和助攻的新纪录,本赛季首次跻身前三甲行列,从原本的普通库里转变为真正的超级巨星,其表现达到了库里在范特西时期的高度。

19-20赛季谁是神投手?谁是铁匠?
在讨论“投篮命中率”这项数据时,核心的因果关系在于,投得好的球员增加投篮次数能获得更大的积极效果,而投得差的球员增加投篮次数则会造成更严重的负面后果。
通过这张图示可以明确识别出哪些选手会降低投篮准确率,哪些选手则会提升投篮准确率。

通常情况下,擅长持球推进的外线球员多数属于这种情况,因为他们投篮准确率原本就一般,但出手次数却非常频繁,以威少、哈登、比尔、拉塞尔为例,他们占用大量投篮机会,但实际得分效率并不理想,而近期成为黄蜂首发控卫,喜欢在远处运球后投三分的德文特-格拉汉姆,同样是一位投篮命中率不突出的球员。
但是德罗赞是个特例,他虽然是主要的持球后卫,却从不尝试三分球,即便如此,他的投篮精准度依然很高,并且因为出手次数多,是全联盟中能显著提升投篮命中率加成的球员之一。

无论在得分还是罚球方面,表现达标以上的运动员通常更受球迷青睐,其中一些是擅长罚球的内线球员,若想以小数据获得优势,那么这类内线选手值得纳入考虑范围。
倘若后场选手能使两项比率均达标,那便很不容易了。该图表还显现出几位出人意料的球员,诸如海沃德、德文-布克、莫兰特、罗斯、保罗、布莱德索、欧文等,这些选手在我记忆中效能并不突出,然而依据数据他们此刻已是相当出色的控球后卫。

投进篮筐次数多,但罚球方面表现不佳,这种情况大多见于罚球技巧欠缺的大个子中锋,从数据图也能发现,身高臂长且力量出众的防守型内线,这种反差现象更为普遍。然而,像字母哥、锡安-威廉森、本-西蒙斯这些天赋异禀但得分手段不多的超级巨星,也出现在这个名单之中。

一些球员在投射和罚球方面表现不佳,他们通常被贴上一种标签,即比赛风格较为均衡,能够胜任多个位置,例如温斯洛、卡尔弗、巴雷特、阿隆-戈登、勒维尔,就连鲍尔也属于这类球员。这也是不建议大家选择前锋的原因,因为许多综合型前锋往往存在得分能力不稳定的问题。
综合上面几点,总结下来就是:
协助统计和得分记录搜集变得更为困难,因此今年许多著名控球后卫跻身顶尖行列。去年我提到首轮属于中锋,但今年首轮出现了哈登、利拉德、詹姆斯(今年他被视为控球后卫)、欧文(若无伤病)、保罗、吉米-巴特勒、东契奇、本-西蒙斯等人。
在范特西联赛中,三维边锋的表现通常不尽如人意,因此不建议频繁选用这类球员,除非是像艾萨克、考文顿这样的选手,他们能够带来多重数据支持。
擅长罚球的大个子球员常能助你累积诸多辅助统计上的好处。除了精准的投篮、高效的篮板和有力的盖帽,他们还具备出色的罚球表现和稳定的失误管理,从而达成全方位的辅助数据领先。
一个优秀的中锋依然具有关键作用,因为中锋角色越来越多元化,一些中锋能够独自掌控十一个方面的数据,例如安东尼-戴维斯和唐斯。

19-20有哪些惊喜选择?
范特西本质上是一种类似网店的玩法,参与者们的初始条件完全相同,关键在于谁能产出更丰富的回报,因此,挑选到价值被市场忽视的选手,也是提升实力的一个途径。
通过比较官方在赛季开始前公布的预测选秀排名和当前实际的球员排名,可以发现今年确实存在一些被市场看轻的选手。

一些首轮前18顺位的球员并非所有人都看准了,比如11到18顺位的选手,赛前普遍排在20位之后,霍尔姆斯和怀特塞德是例外,前者初始顺位仅281,后者则只有81。
也就是说,如果你能选到这种球员,那就赚大发了。

事后反思,挑选这些队员并非盲目碰运,而是存在深层考量。
例如怀特塞德本赛季表现非常突出,尽管此前在热火他身价持续走低,但被送到开拓者后,他肯定能获得大量比赛机会,毕竟开拓者除了他再无其他能打首发的中锋,而且扎克-柯林斯也受伤了,因此开拓者内线防守重任就落在他肩上。
这赛季怀特塞德端正了工兵型中锋的定位,集中精力于得分、篮板和防守篮筐,虽然他不如努尔基奇出色,但怀特塞德的先天条件优越,只要他能认真履行工兵型中锋的任务,表现就不会太差

Rank 15 的保罗的打法与此类似,尽管外界不断传出雷霆可能交易他的消息,但谁都明白他的合同并非那么轻易就能脱手,而对于保罗而言,取得胜利才是最关键的因素,因此他会全力推动雷霆争取每一场球赛的胜利
由于雷霆团队基础相当扎实,只要由资深球员进行指导,整体表现就会很出色,正好保罗就具备这种领导才能,尽管有人认为他难以带领球队冲击总冠军,但要让一支战绩平平的队伍提升到更高水平,比如达到80分或85分,这恰恰是他最擅长的领域。
即便在保罗新赛季初期被估价仅列在第33位,这依然是一项颇具眼光的低估买入。
我持有保罗,原本没指望他能首轮就有亮眼表现,觉得他大概就是个收支平衡的选项,毕竟雷霆还有亚历山大和施罗德两位控卫可以分担时间,不过没想到雷霆的三后卫阵容轮换打得相当出色,这成了意料之外的惊喜。

范弗利特目前排名19位,这个位置比原先预测的靠前了66个名次,这主要是因为他在本赛季成为了球队的主力球员,承担了原本属于伦纳德的许多比赛任务。
范弗利特能够获得主力位置并非偶然,原因是伦纳德和丹尼-格林的离队,导致猛龙首发阵容出现两个空缺,阿努诺比虽然补充了锋线高度,但更关键的是伦纳德离开后得分点的损失,猛龙队中除了西亚卡姆之外最强的得分点就是范弗利特,而且总决赛期间洛瑞和范弗利特的后场组合证明是有效的,因此范弗利特成为主力也是顺理成章的结果。

或许许多人并未意识到萨博尼斯和英格拉姆有资格入选全明星阵容,同样,这两位新晋全明星球员也普遍受到相当程度的低估,而且他们正是那种能够在赛季初期就获得提升条件的球员。
英格拉姆的主要优势在于个人技术和心理素质的成熟,同时鹈鹕队为他提供了充分的发挥空间,怀特塞德在鹈鹕队中同样具有不可替代性,鹈鹕队目前没有其他前锋能够像英格拉姆那样擅长持球得分,其余锋线位置更侧重于功能性作用;锡安-威廉森作为唯一可能与他产生位置竞争的球员,整个赛季大部分时间都在养伤,所有这些因素都使得英格拉姆成为球队更衣室中的首选。

小萨博尼斯的情况也是如此,步行者队中无人能够取代他的作用,尽管迈尔斯-特纳似乎天赋异禀,但他的比赛方式较为单一,主要职责是拉开空间和防守篮下,这种方式带有迷惑性,官方却给了他排名22的选秀前景……实际上小萨博尼斯才是具备组织串联能力的内线球员,他擅长掌控球权并制造机会,能够执行一些需要高超技巧的比赛内容,这个特点使他成为步行者队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此外,本赛季不少侧翼球员都加入了步行者,这支队伍也开始尝试采用小球战术,因此更加灵活的小萨博尼斯也受到了更多关注,球员的身价也相应增长。

哪些球员是坑?
球员的总数是固定的,有人位次上升,有人位次下滑,有人觅得良将,有人遭遇败绩。
首发阵容的隐患不算太多,毕竟都是实力强劲的球员,一旦遇到问题主要就是伤病的困扰,像库里在比赛刚开始不久就遭遇了损伤,还有欧文因为肩膀的旧伤不断发作,最终决定暂停参加比赛。
中段选秀的选择反而比较困难,从平均顺位分布来看,40到50位之间存在不少问题:锡安-威廉森在40.6顺位,经历了漫长的伤病恢复期,如今表现令人惊喜;麦克-康利在43.6顺位球迷网,因表现不佳和频繁伤病备受争议;布雷克-格里芬在43.8顺位,同样因表现糟糕且赛季提前结束而令人失望;马尔卡宁在44.7顺位,表现也未能达到预期;奥托-波特在46.2顺位,长期处于养伤状态;考文顿在48顺位,直到被交易后才逐渐展现价值。

一百米距离内也存在一些难点,比如,有102.4米的戴德蒙,还有105米的加里-哈里斯,以及109.8米的巴图姆,另外,还有111.5米的特伦斯-罗斯。
这段时期既是难得的机遇,也是严峻的考验,期间涌现出身高110.5厘米的格拉汉姆,身高116.3厘米的霍尔姆斯,以及身高118.6厘米的布兰登-克拉克。
写在最后
接触这个游戏已经过了几年,它确实是一款非常吸引人的作品,建议大家都能去体验一番,在观看比赛的时候还能获得别样的感受,并且有机会结识更多同样喜爱范特西的朋友,这或许就是最宝贵的收获。
各位加油,不论是游戏,还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