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BA季后赛,在今年产生了一个怪现象。
众所周知,近期NBA赛事,即便已进入东西部决赛环节,却依然呈现出每日都是碾压性胜利的奇特景象。
不是东风占据上风,就是西风占据上风;不是今日我征服你,就是明日你征服我。特别是北京时间前天西部决赛第四场,此前1比3落后的独行侠,竟然能在关键时刻领先勇士29分——面对这样的离奇场面,只能表示,如今的NBA,只有你未曾设想的,没有他们未做到的。
到目前为止,东西部球队总共进行了4次对决,如果算上之前分区半决赛最后两场加时赛,这些比赛本应是实力相当、激烈争夺的较量。然而实际情况是,这10场NBA顶级赛事的平均分差达到了17.6分,而且这个数据还考虑了部分比赛在胜负已定后,领先方故意减少分差的情形,否则平均分差会更加糟糕。
我们深入检查了这10场赛事中出现的最大得分差距,依时间排序为,28分、46分、20分、30分、34分、19分、26分、14分、32分、29分,并且有一半的赛事,落后方整场未曾获得过任何反超的时机,如同进入了拳击赛场,在第一轮就被对手彻底击败;另外有3场赛事,虽然一度呈现相互对抗的局面,但在后半程也从未发生过轮流领先的情况。
说实话,不只是同情那些球迷,甚至对那些买了最后时刻广告的出资商也觉得挺可惜的……

因此,针对这般离奇的现象,我们打算探究一下NBA季后赛今年之所以平淡无奇的内在缘由,不过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大概率的情形是,当前备受瞩目的赛事,出现悬殊比分属于偶然情况,就算每一场都发生类似状况,也仅是接连不断的偶然事件罢了。
用实例来证明,这个赛季NBA常规赛中,符合官方规定的关键时刻——即最后五分钟且分差不超过五分的比赛,占总比赛数的百分之四十八点三,这个比例值得注意。
季后赛第一轮一共举行了43场比赛,其中26场进入了决定性阶段,比例达到了60.5%。
在区域半决赛阶段,全部26场比赛中仅有8场进入决定性阶段,比例骤降至30.8%。
而分区半决赛一共举行了8场较量,其中真正经历紧张胶着的,只有东区和西区各自的第三场,就连西区的这场比赛,胜负结果也早早明朗,并未出现太多波折。
理论上讲,后期季后赛的对决双方实力会趋于均等,比赛过程也会更加激烈,然而现实情况却完全不同,特别是分区半决赛和决赛这类关键比赛的数量,与首轮相比存在显著差异,这充分说明偶然性确实客观存在。
但探寻偶然事件背后的必然性,很多时候才是乐趣之所在。

篮球赛事中,比赛结果愈发容易以悬殊分差收场,这背后存在诸多原因,其中三分投射问题尤为突出,堪称关键症结所在。
三分球给当代篮球赛带来的巨大影响,大家都很清楚,无需多言。2021-22赛季,尽管一开始全联盟都经历了投篮状态低迷的时期,但这并没有阻止各支球队在每场比赛中继续增加三分球的尝试次数,平均每场达到35.2次,创下新的纪录。进入季后赛阶段,即便是十六支顶尖队伍,在进攻端也依然高度倚重远投,本赛季季后赛至今,三分尝试在总投篮次数中的占比达到了40.9%,这个数据甚至超过了常规赛时期的39.9%——由此可见,三分投射的准确度对比赛结果的影响力正持续增强。
依据美国媒体The所披露的数据,季后赛至今出现分差巨大的场次,其中两队的三分球命中率常常呈现鲜明对比,这种差异十分显著。
季后赛分差若在1至9分之间,那么获胜队伍能够投中12.2个三分球,其成功率达到了37%,而失利队伍则投中11.4个三分球,命中率是34%。
当两队的分差介于10到19分之间时,获胜的一方三分球投中了13.7个,投篮准确率为39%,而落败的一方三分球命中了10.2个,投篮准确率为31%。
当分差超过20分时,领先队伍的三分球出手次数会非常频繁,能够命中15.4个,投篮准确度达到41%;而落后队伍的三分球出手次数相对较少,仅命中10.0个,投篮准确度仅为29%。
概括而言,只要在季后赛中能够实现三分球的高命中率和投中次数,就几乎可以确保取得胜利。


本赛季常规赛,排名靠前的太阳队和灰熊队,都尝试在得分方式上寻求突破,减少对远投的依赖,然而进入季后赛后,这两支球队在各自区域半决赛阶段均遭遇失利。
季后赛至今,独行侠和凯尔特人是最擅长三分球的队伍,他们场均投中三分球的数量在联盟中位列前两位,季后赛期间一共出现了九次单场命中十九记三分球的场景,其中八次是由这两支球队完成的,剩下的一次则属于同样晋级分区决赛的勇士队,NBA似乎并未摆脱魔球理论的影响,季后赛的进程甚至暴露出全联盟沉迷三分球的趋势正不断加剧。
本赛季NBA季后赛中,没有哪支球队堪称完美,除了三分球之外,这一点尤为明显。对手可以通过比赛和比赛之间的调整,获得反扑的机会,这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凯尔特人队无疑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到目前为止单元已经失利五场,不过他们总能很快调整过来,特别是与热火这对东部决赛,几乎每场都有队伍彻底压制对手的场面,将篮球“回合制”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因此教练乌多卡在赛后接受采访时被问及了这个问题:为何你们总是轻易击败对手,或者轻易被对手击败?
乌多卡另外强调过投射带来的显著作用,他还说:如今NBA各队进攻火力都很出色,均能发起迅猛的攻势,面对这种情况,场上的某些防守部署难以发挥作用,同时众所周知每场NBA对决都非常耗时,系列赛更是如此,各支球队都相信还有可能实现反败为胜。
得出的关键认识在于:一方面,一旦某个队伍采取创新战术,对手的即时反应或许难以奏效,另一方面,乌多卡透露出一个细节,即通过深入分析多场比赛的录像资料,或许能够发掘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篮球联赛的较量过程十分曲折,以东部决赛第三场为例,绿军一度被热火领先二十六分,但在第四节曾一度将分差缩小到一分;而季后赛首轮中,灰熊对阵森林狼时,也多次上演过惊心动魄的反败为胜戏码。至于整个季后赛系列赛,其过程更是漫长而波折,绿军曾三度落后雄鹿,三度追平比分,最终在抢七大战中获胜;独行侠也曾一度以零比二落后太阳,但最终成功实现逆转。因此,职业篮球联赛的各支队伍能够容忍在竞赛过程中出现暂时性的比分落后状况,即便在特定的单场比赛里以悬殊的分数告负,也未必意味着彻底的失败结局。
今年季后赛单场输球分差纪录的保持者是勇士,他们曾在对阵灰熊时输掉39分,但如今这支队伍离总决赛最近;76人在首轮G6一度领先猛龙29分,却未换下主力,导致恩比德因面部骨折缺席了东部半决赛的前两场,这一事件似乎促使许多球队在落后时更早地更换球员,以保存实力,并在之后寻找反击的机会。
因此从俱乐部立场来看,许多情形似乎合情合理,但面对观众,你无权期待他们认同这些安排,实际情况是,如此一边倒的较量屡见不鲜,必将导致众多观众过早终止观看,在第四节进行到三分钟时便直接关闭了电视屏幕。

你可能借助心理学的某个概念来理解,就是最近发生的事情更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今年季后赛前期,确实见过塔图姆转身后上篮成功击败篮网,以及莫兰特腾空飞跃封盖森林狼的精彩瞬间,然而仅仅过了一个月,那些画面已经变得有些模糊了。
但认真分析一下,2022年NBA季后赛,不仅比分差距普遍较大,而且决定性时刻非常稀少。到目前为止,在整个赛季中,比赛最后三十秒出现的平局情形下,或是处于落后状态下投中的制胜球,全年总共只有七个。往年连续九个赛季,季后赛中的这种决定性比赛分别有二十一个、十六个、十六个、九个、十三个、十四个、十三个、十五个、十四个出现,每个赛季平均下来是十四点五个,今年想要达到这样的平均水平几乎不可能实现。
更令人感叹的是,此前所说的“关键时刻”出现的频次,在季后赛的7个决定性进球中,有6个都发生在首轮,分别由塔图姆、恩比德、特雷·扬、戈贝尔、爱德华兹和莫兰特投中;在分区半决赛阶段,唯一的关键球是雄鹿对阵凯尔特人的巅峰对决,波蒂斯通过抢到进攻篮板补篮得手,这一球的精彩程度,已经比前6个有所逊色;再看看分区决赛,整个系列赛过程中,都没有任何一次关键球的出现。
因此我们最终可以断言,今年NBA季后赛的表现相当不尽如人意,比赛过程也缺少精彩程度。
但这不代表这次季后赛彻底没希望了,在历史进程中也不一定会被遗忘啊。其实并非如此,毕竟还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年份,它一直在提醒我们这一点。

不妨统计一下球迷网,根据前文所述,过去九年当中,哪个赛季的季后赛关键球出现次数最少——其余所有年份,关键球命中数都在十三个以上,唯有二零一六年的季后赛,这一数据仅为九次。
2016年西部半决赛,勇士队以二十七分的优势战胜对手,随后雷霆队回到主场,在第三和第四场比赛中分别以二十八分、二十四分的巨大差距取胜,这无疑是一个系列赛中每场都展现出压倒性优势的对决。然而如今我们已淡忘那些比赛,只清晰地记得克莱·汤普森在第六场比赛中的惊人表现,他投中了十一个三分球,个人得到四十一分,帮助勇士队完成了从一比三落后到最终翻盘的壮丽逆转。

2016年总决赛,双方在系列赛前6场的总得分合计为610比610,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每一场比赛都异常胶着,实际上前6场每场比赛的分差都在两位数,平均每场相差19.7分。然而现在,这些早已无人关心了,人们只记得那场抢七决胜战,双方在最后一刻战成89比89平手,系列赛总比分也来到699比699,谁先拿下第700分就是最终胜利者。就在此时,詹姆斯追防成功,成功封盖了伊戈达拉的上篮,而欧文则从右侧45度角投中了那记价值连城的三分,攻防两端均取得关键表现,由此造就了总决赛史上独一无二的1比3逆转。
这就已经足够了,2016年季后赛也因此成为了经典之作,更成为了众多球迷对季后赛最难忘的回忆。
因此,2022先生,倘若你能听见,我想表达:你目前的发挥不佳,在系列赛中显现出1比3的落后态势,但赛事尚未结束,希望并未断绝,我们作为NBA忠实的关注者,仍旧期盼奇迹逆转的发生。
东决今日或将激战巅峰对决,咱们力争在关键时刻登场,可以吗?